往飛行員的道路上面,你會遇見許多人不知道選擇這條路就像腳履薄冰一樣,很容易做錯了一個決定有可能就失去這份工作機會,尤其是在台灣航空產業發展的空間與選擇上,實在很難找到什麼有創意的路徑,或許許多還一直關注我臉書的朋友們多半應該也是抱著置板凳看好戲的態度,抑或是等著看我中箭落馬的姿態。其實也是無所謂,畢竟不管是什麼心態,或者覺得我寫得有道理還是沒道理,我也只期許自己能順利照著心之所向往前艙邁進,至於吵架什麼的如浮雲也就不這麼在乎了,事實上臺灣飛行員在海外飛行早就不是少數,很多人心中想飛的念頭強烈,既然台灣沒有市場,就自己披巾斬棘往海外飛行而去。想飛的動機強烈之時,能攔阻你的就是自己最終覺悟了。
事實上,當初還沒拿到商用執照以前,小弟就已經有如此的覺悟了,或許台灣航空市場景氣受到對岸影響也好,錄取名額錄取方法深似海,既然想飛的話就算到東南亞或者非洲當個bush pilot也是一條飛行員的路。拋開許多只想靠著補習班上培訓或者自訓兩百五就天真以為是頂天飛行員能一舉攻破台灣航空界層層的枷鎖成為台灣航空界的佼佼者人生勝利組,多少人又曾經在自費學飛時認真思考過自己到底真的想成為飛行員還是只是想穿著帥氣的制服當個台灣航空公司飛行員頂著高薪與帥氣的光環,眼高手低只想飛寬體客機,只有螺旋槳驅動的Piston 根本不放在眼裡。臉書上多是客機的照片穿了帥氣制服就霸氣外露。商用飛行員說了好聽,可惜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只有飛上客機才能是飛行員,連飛ATR都還嫌廢。事實在飛行的領域裡頭這都不過也是皮毛而已,也因此只有屏棄台灣狹隘的飛行員精神,相信只要一步一腳印累積飛行時數,有一天依然能照著自己夢想踏入前艙,親手證明毛料草料理論不過只是因為台灣這個航空領域狹小而證明出來的一翻兩瞪眼的飛行理論。在實際飛行歷史與世界當中,要的只是一個機會與自己實現夢想的能力,也從航校教學帶飛交流許多從各國不論自費還是公費的飛行員以後,漸漸找到自己成為飛行員的價值觀。也為當初自己一頭栽進這個行業只以台灣航空錄取才是優秀的飛行員想法感到可恥。聽信這些所謂成為飛行員應該具備什麼條件的理論感到遺憾,並且真心感覺天空是廣泛的,受限並且告訴自己不適合當飛行員的,就是自己那狹隘的鬼島腦袋。
必須承認當初開始寫文章也是因為考試受挫之後的連鎖反應,一來聽見許多各方抱怨跟取暖,加上台灣人特有的鄉民性格見不得別人好,曾被一個現在依舊只有一百多人的粉絲專頁的小編嗆FAA的CFI有點格調好嗎?一直追著某位在台灣飛行界相當知名的飛行教育者貓先生猛打藉此增加人氣(拜託理科太太才真的是爆紅好嗎?)倒是題外話,經過某幾次的與這位飛行教育者見面聊過幾次以後,當然也當面遇過當初抱怨的學生,確實也發現有時候學生自己期待高導致失望不如預期,這些誤會也當然是透過當面交流後才澄清,在此也為之前文章裡提到某些不正確的資訊在這裡向貓哥致歉,我想就連自己也都無法全然都正確,但我相信學飛兩造之間都有責任,掙錢都是為了生存,也親眼見過貓哥拜訪學校認真詢問教學品質等態度認真,至於你說他是為了自己還是學生,各說各話,生存都有自己的法則,能盡力做到最好,我相信對得起自己就行了。
至於學飛之苦痛,追根究底都源自於從起頭開始學飛心中就一直有個疑問:到底我適不適合當飛行員?而當繼續在飛行領域精進與跟各國不同的學生交流以後,我發現臺灣想學飛的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懷疑並且否定自己的能力,而我們總是希望透過是否受到航空公司親睞來取得原來自己是不是飛行的那塊料,狂追某些檯面上有名的機長,把他們過去好像成功錄取航空公司就當作自己很能飛一把罩的光環強壓在自己身上,並且奉為圭臬,而這一切也原本當作真理的我,也在當教官之後完全幻滅。講直白一點,成為台灣民航機師所擁有的特質只是因為這個僧多粥少的台灣航空文化造就而成,並非他們說的不對,而是當他們得以進入這個飛行門檻受訓也正式進行飛行任務以後,所體會的飛行員特質,但當初他們錄取難道是因為他們早已擁有這些飛行員特質嗎?只能歸咎於早些年錄取率跟現在狀況已經今非昔比了。
這些從如果你認識大陸送過來的培訓生就明白了,他們當初怎麼考上公費生的?年輕小鮮肉,並且最重要的是還得通過可謂是太空人體檢的大陸飛行員甲類體檢,這嚴格的程度刷到不少人不在話下,光是不能近視這點台灣人應該都刷光光了。其他不考英文不看學歷,反正送過來訓完只要躲過固定停飛率(依照航空公司條件基本上刷掉四分之一),破爛的Chinglish 考官直呼搖頭,但只要熬回國就能進行改裝(type rating),上線後簽約九十九年,跟著隔壁有經驗的機長硬拼的幾年(這也是為什麼對岸只招募有經驗的機長),再怎麼菜最終也是幹出個什麼出來,不然就終身FO。美國本土飛行員沒有什麼從頭培訓,要飛就是自己先工作掙錢幾年,半工半讀拿到商用執照開始帶飛,不想當教官也能去飛Part 135 Charter,五百小時以後就加入航空公司子公司的培訓機師面試,錄取以後航空公司定時跟你面試還發薪水給你,甚至想用航空公司優惠員工票,搶先在1500ATP前,用保證最終面試的方式早早把你定進航空公司當FO,至少我們學校美國籍飛行員常常一千二就自動錄取在學校閒晃累積到1475小時就滾蛋直接躺的FO。印尼 秘魯 阿根廷 等自訓飛行員英文也是照樣亂七八糟,飛一天休息兩三天更別說考試怎麼大家互相幫助,短則一年半長則兩年CPL畢業,他們說通常只要在美國拿到執照回去,通常錄取率近乎八成以上(別的學校我不清楚,但這是我跟他們飛轉場沒事幹聊的),當他們聽見我們拿到兩百五回去,除了比學歷英文現在還要比性別,錄取率低到靠杯的時候,他們那個詫異一臉黑人問號說真的到今天我還記憶猶新。
你可以當作我都在唬爛說故事,但我實在覺得這些國外飛行員就算到爛校拿到CPL回國依然考上爽飛737,或者美國本土飛行員大多也都走61部野雞飛行俱樂部反正時數壓垮你考進航空公司最後還能到美航達美聯航給你搭到爽爽賺。你可以說台灣航空公司把關世界第一嚴格(出事率也沒世界最低),或者你也可以認為這是大環境使然供需問題,你更可以開始試著換個腦袋思考,或許這些你所聽到的理論聽似有道理僅限只能在台灣想飛青年的白皮書。但說給航空業發達或者需求大於供應的第三世界甚至是對岸的航空市場也只是一堆黑人問號而已。 若你聽完以後還是想在台灣飛確實需要點實力或者找錄取率超過六成的學校幫你圓夢,以或是你就是想成為翱翔天空飛行員不論在哪裡或者什麼自訓冬天,那麼即刻堅持夢想設定目標一步步完成時數,決心往往都能超過那別人為你先天設限詭異比例理論的,咱們天上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