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師這個詞有點沈重,一來在台灣成為機師意味著是為航空公司服務穿著帥氣的制服,沒幾個小時的飛行時數就能飛寬體客機成為人生勝利組,時數累積夠了以後就算出走到海外也能暢行無阻。只是對於台灣的航空法規與環境而言,機師是個極高的門檻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除非本身就是屬於飛戰鬥機的軍退飛行員。否則舉凡培訓還是自訓飛行員,了不起飛個三百多小時的訓練飛機毛都還沒長齊就能往客機前艙而去,受過公司極為嚴苛的地面課與IOE考核以及每半年的考核之後,掛上肩章跟翅膀穿上制服成為天之驕子。讓許多人羨煞的工作待遇與環境,儘管如今兩大航對於自訓機師都關門大吉,依舊很多人抱著飛行夢往海外拿飛行執照去,天真的以為在海外穿上了制服,戴上墨鏡拍幾張帥氣的照片放在臉書上,就真以為是機師還是機長,還在網路上面自稱是機師還大談闊論這個可能你還沒辦法想像的窄門應徵條件跟所真正面臨的壓力與衝擊而來挑戰,就像一個高中生來談醫生是個多偉大或多操勞的工作但你先考上醫學系在來談。而飛行之路來說,充其量就算拿到商用執照的那一刻,你不過就只是個飛行訓練生,拿到了能考航空公司門票的條件罷了。勉為其難的,稱你為單雙發飛機駕駛員,就像拿了汽車執照跟大客車司機之間的距離還是有很大的不一樣。與其說自信爆棚,還不如說你連毛都還沒長出來呢!
就像過去大學課程一般,儘管很多實習與理論的課,拿到畢業證書的那一刻只代表你擁有企業需要的最低門檻,但卻不代表你就是台積電或者上市上櫃公司的員工,進入航空公司以後,很多人都有經歷的,過去那些理論不能完全說沒用,而是真正面臨所有的挑戰不在是課本上提到的一些理論,而是考慮現實程度的公司制度與如何在龐大的壓力下,讓後面的旅客感到舒適,而不是你想怎麼飛就怎麼弄。直覺地來說,每個人應該都能學怎麼樣安全的飛好飛機,發動引擎帶著朋友或者另一半上天空繞一繞,體驗一下三維空間的力與美。但絕對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克服進客機機艙內之前所承受的壓力訓練以及那不能允許太多次失敗的考試,公司考量的是最低成本與效益,如何營運跟行銷,教官並不都有百年樹人的想法,行不行一翻兩瞪眼,反正想進這個窄門的人向山一樣多,淘汰不適任或者無法跟其配合意見飛起來礙手礙腳的。曾有一次跟飛行學校的老闆談到航空公司錄取的心得,他說其實很多時候根本不可能在面試的時候知道你會不會飛,總機師們看的都是一種你是否散發出人家都想跟你飛的心情,因為很多時候航空公司配飛行員的時候都是隨機而且下次不一定飛得到,在超過八九個甚至十個多小時的飛行當中,在狹窄空間裡要跟另一個不認識的人相處這麼久,那感覺相當重要。所以很多航空公司最後面試,總機師跟這麼多飛行員飛過的經驗,跟你談一次話就能知道那個感覺對不對。其實這跟帶學生很像,很多人跟他上飛機一次,就不想跟他再上去,不然就是想辦法找麻煩電死你。(扯遠了),事實殘酷卻是如此,因此對我來說,拿到幾張飛行執照,充氣量就是個飛行員,機師是個需要透過淘汰與栽培甚至最後回歸到個人特質人際關係過程後,去蕪存菁才能勝任的。
或許你也想我過去也屁不少文章之類的,但基本上我一般都是走到哪裡就把自己的感想分享,坦白說當教官也沒什麼,就是把一樣的事情一直做,把隔壁那個菜鳥弄到會飛而已,飛行的領域與知識之廣闊,從來也不覺得自己什麼都會,都知道,甚至往客機飛行員的路上,自己還是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行路就是一種探索自己能力與挑戰適應力的過程,每次考試突破了一個關卡以後,放鬆沒多久下一個挑戰又來,保持一個對的心態就是,還是有很多東西跟挑戰不知道,繼續往前就是了,也沒有必要跟人比較什麼,因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心魔。
從教官執教畢業之後,對自己最大的成長與其說飛行技巧變好或者multitask 變更順手,倒不如說很多事情其實能想得更清楚,也是一個很好的觀察者。你的學生雖然飛行經驗沒有你豐富,其實你能看到很多面向,也能反思自己不管是教學還是SA 跟 DM,找出一個有意思的理解力,當然這因人而異,對我來說好好的觀察與反思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大概百分之九十的時間我都在做這種事情樂此不疲,但老實說自己不見得就是一個好的教官,老實說也只是為了生存跟累積時數罷了,因為最終還是希望能往機師之路邁進。如同前面所說的,成為飛行員是執照拿到與否的問題,會不會飛不難,而是到公司裡面跟大家相處以及能否適應公司政策與訓練之中的適應力。而當教官的過程中,是否把握著每一個飛行的瞬間,把自己預備成一名能獨當一面的機師,具備飛行知識常識與順應公司而變彈性的人際特質關係。曾經一次的模擬機飛行裡面,印象很深刻飛完今天課程,教官特地找我過去,他認為我不只是能飛飛機,而且能了解背後原因知道怎麼做安全判斷與確實分工不搶機長的工作,對於一個非英語體系的飛行員能有這樣的表現他很訝異。但其實,我知道過去我遇到很多很有經驗的教官不只是教我怎麼飛,而是教我怎麼以一個成為未來機師做準備的飛行員,而自己也這樣教導自己學生的,或許成為機師不單純只是天然的性格,也是在學飛跟帶飛的過程中想通並且一直以這樣為目標的結果。
換句話來,考上或許不難,但進去以後真正的考驗開始時,才真正試驗你是否擁有這份工作,還是你就只是個飛小飛機的駕駛員。我知道,最近在台灣航空環境限制下,很多想一圓飛行夢的自訓飛行員不少,甚至有學校打出台灣飛行員就是只適合台灣航空市場的口號。雖然聽起來很像是保證班,飛完250小時就直上航空公司飛行員也是相當誘人,而自我的反思總是,雖然離鄉背井一個人打拼,不敢說成功還是榜樣,慶幸自己走過這一遭,沒錯,能培訓考上或者兩百五十就能考上的人運氣好或者實力堅強,甚至你們能瞧不起我們這些所謂旅外或者還在飛ERJ CRJ 小客機的飛行員。我們的文章大概你們也不屑看吧!但對於我來說,這一條艱辛路靠自己開闢出來,沒有任何僥倖或者靠關係,一步一腳印老老實實飛完1500小時並且與海外飛行員一起進入艙內學習飛行經驗與航空大國的精神,甚至讓教官能刮目相看,正如同國中課本上說: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放棄,就是大事。我也很開心走這一遭讓我覺得成功並非透過別人的憐憫施捨,而是堂堂正正的得到認同因為我真的實實在在得付出心血,對於我們這些年紀學歷英文證書都不好看的人來說,也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機師路,也是件難能可貴的事,甚至覺得還好走過這一遭,學到了許多可能那些平步青雲直上航空公司飛客機的人,也不曾有的經歷。也慶幸在航空公司遇到從各國來的有經驗飛行員,在分享裡面也增廣了許多見聞,看見Captain 身上的影子,覺得飛行就跟天空一樣好廣好寬。與其在網路上酸言酸語,或見不得別人好的鍵盤飛行員,能握者操縱桿跟波士頓塔台說Clear for take off 的感覺超乎預期的舒服。
也想勉勵一下現在也在海外努力的飛行員們,儘管台灣的航空業對我們不友善,能考試就投履歷畢竟能回國當機師是很幸福的事情,如果也跟哥一樣一頭想栽進這條扎實的路時,穩紮穩打,拿到教官執照很好能專心累積時數帶好學生,天空很大的,別讓自己那短小眼界跟胸襟去阻礙了能讓你自由飛行的藍天,我懂那種心情,只是你看著旁邊一堆都是737 777的機長們心平氣和陪你聊天分享經驗甚至陪你一起練健身慢跑的時候,才知道現在你擁有的只是短暫且微不足道的經驗,尤其是那些現在就覺得自己是機師的朋友們,希望以後咱們能天空見(完)